【中華百科全書●傳記●慎到】
慎到,戰國時代趙人,約與孟子同時,輩行稍後,齊宣王時,曾游學齊國臨淄,與騶衍、淳于、田駢、接予、環淵等同為「稷下先生」,至齊湣王時而去。
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稱慎到著十二論,漢書藝文志載慎子四十二篇,列在法家。
今本慎子五篇雖署名為慎到撰,然學者多所存疑,梁啟超漢書藝文志諸子略考釋,謂其書代有散佚,今所存者,威德、因循、民雜、德立、君人等五篇,「其文簡短,似是後人掇輯所成。」
慎到被認為是戰國時代法家重勢派的代表人物,韓非子難勢篇引慎到之言曰:「飛龍乘雲,騰蛇遊霧,雲罷霧霽,而龍蛇與螾螘同矣,則失其所乘也。
賢人而詘於不肖者,則權輕位卑也。
不肖而能服於賢者,則權重位尊也。
堯為匹夫,不能治三人,而桀為天子能亂天下,吾以此知勢位之足恃,而賢智之不足慕也。」
然荀子非十二子篇曾評慎到「尚法而無法」,天論篇又稱「慎子有見於後,無見於先」,莊子天下篇評其「公而無當,易而無私,決然無主」,史記孟荀列傳稱其「學黃老道德之術」,錢穆慎到考則謂慎子之學,其持論蓋為後來道法開源。
(王仲孚)
引用:http://ap6.pccu.edu.tw/Encyclopedia/data.asp?id=4936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_dmarc.wsky.ink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